简体中文 English 会员申请 后台登陆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中国委员会

收藏本站 294524 2020年02月27日,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开幕词

来源: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浏览次数:1307   发布时间: 2012-10-30

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开幕词

黄润秋

20121023日,青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各位参会代表,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工程地质大家庭又一次盛大的聚会,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在美丽的青岛隆重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向各位领导和代表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提议,我们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大家共同一起,为我们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应邀前来参加我们这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各位家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这次盛会的承办中国海洋大学、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青岛第一海洋研究所为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工程地质自从上个世纪初成为一门学科以来,已走过了近100年的历史。百年来,工程地质从起初简单的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良好场地地质条件的要求,到逐渐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关系,从而重视地质环境的合理开发与妥善保护;再到今天工程地质工作者全面参与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与人-地关系协调有关的重大问题,如全球变化、重大地质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难性事件的预测、评价与防控、地球多圈层作用与相关地质事件等,工程地质作为一个学科正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也在一步一步地朝着接近真理的方向前进。这是一个几代人前仆后继、不断奋进的过程,其中既包含了工程地质工作者为建设一个和谐美好人类大家庭所做的不懈努力,同时也包含了他们对未知的好奇与不断的进取和探索精神。中国的工程地质走过来的正是这样一条艰辛而又辉煌的道路,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我们的前辈们励精图治,殚精竭虑,不仅满足了国家建设与人民安居对学科发展的需求,而且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理论与实践的里程碑,指引了我们的前进的方向,铺就了我们前进道路上一块又一块的基石。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们今天工程地质大家庭的繁荣与荣耀。为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今天在场的和不在场的工程地质界的所有前辈们。

接下来,也请允许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回顾一下近年来,中国工程地质的一些新变化和新气象。

(1)今天,工程地质学的学科地位正在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加强。作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工程地质学的学科特点既表现在它作为地质科学的认知性和理学性,又表现在他与土木工程、岩土力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性和工学实践性。如何处理好两者的主次关系,这是一个关系到学科定位和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在讨论、争论和努力去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基本认识是工程地质学既要保持作为地质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又要充分体现学科交叉与融合,从而推动学科的创新与外延发展,我们为此做了大量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近3年来,工程地质领域已成功申报并获得了两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也就是973计划的资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地质作为地质学科18个分支学科之一,连续5年申报和获批项目数均名列第一,成为地质学中最大的一个板块,2012年申报和获批项目数更是占到了总项目数的22%!;另外,近年来,我们每年还争取上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每年约4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大仪器研制专项等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代表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成果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诚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国家基金委、科技部等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毫无疑问,这也表明了工程地质学在地质学领域的地位和水平在得到不断的巩固和提升。

(2)今天,工程地质越来越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在服务国名经济重大工程建设,保障地质环境安全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民生事业领域的地位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一系列大型、巨型工程投入建设,一方面为工程地质的技术支撑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全国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保障了诸如澜沧江小湾、雅砻江锦屏、金沙江溪洛渡等一批我国乃至世界顶级的300m高拱坝的建设(近日,长江三峡工程、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黄河龙羊峡水电站也相继蓄水到了正常高水位高程),保障了我国数万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和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保障了一批单体数十公里的长深埋隧道和跨海大桥、高墩高跨桥的建设,保障了跨度超过30m的一批大型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建设,保障了诸如国家奥林匹克中心等一大批巨型复杂单体建筑物的建设,。。。。与此同时,还攻克了一批诸如超高边坡和超深基坑稳定性、超大跨度地下空间围岩稳定性、极端气候条件冻土工程地质特性、黄土及其它软土地区大型敏感工程建设等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大大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同志们,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就不得不谈到2008年以来在我国大地上发生的“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730”舟曲泥石流和近期发生的云南彝良地震等灾害性地质事件。这些灾难性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挑战着人类抗御自然灾害的极限,也给我们带来了重灾应急和灾后重建等一些列重大难题。应该说,应对如此重大的灾难性地质事件,我们目前还在工作岗位上的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经验的,但是,灾难又把今天的工程地质推到了历史的前沿。作为亲历“512”汶川大地震并全程参与各个环节的地质工作者,我还清楚的记得,灾难发生后的第三天,国土资源部就向所属单位下达了动员全国力量支援灾区开展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的通知。一声令下,全国数以千计的工作地质工作者背起了行囊,匆匆告别了妻儿,从四面八方赶赴汶川地震灾区;他们冒着频繁发生的余震和随时可能发生的崩塌滚石,一座座城镇、一个个村落、一户户房屋逐一排查地质灾害的危险,制定避灾措施,实施应急抢险,正是他们的艰辛工作和风餐露宿,才保证了整个抗震救灾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避免了数千人可能因地震次生灾害的伤亡,创造了人类应对强震次生地质灾害事件的奇迹。在随后的灾后重建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又调集了全国百余支地质灾害勘测、设计、施工队伍,对威胁灾后重建的2300余处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并为20余座城镇,数千个村庄进行了重建选址评估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汶川地震的实践不仅充分证明了新时期我国工程地质工作者具有很高的整体专业素质,而且也证明了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善良秉性。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的作为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温家宝总理曾多次高度评价汶川地震灾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对国土资源部和广大的工程地质工作者寄予厚望。 

汶川地震的实践,还为我国乃至世界工程地质领域积累了一批难得的数据、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知识,不仅为后来的玉树地震、彝良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而且也必将对学科的发展带来长久的影响。

同志们,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是当今工程地质工作者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抓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这个问题在我国日显突出,尤其是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和加剧,这个问题逐渐演变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成为了一个关系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地质环境的保护,从各个方面都在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入,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更多地担当历史的责任,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3)今天,工程地质大家庭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团结,人丁越来越兴旺,学术氛围越来越浓厚,队伍越来越有朝气。 

     我国的工程地质工作者几乎分布在国家经济建设和民生领域的所有部门。自从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70年代末建立以来,工程地质就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我们的前辈们以工程地质专委会位平台,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了全国的工程地质工作者,为发展工程地质事业共同努力,形成了团结、包容、和作、和谐的优良传统,也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可以说,全国的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他们在工程地质生产、管理、科学研究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开展了有效的合作,呈现出空前的团结和谐。每年的学术年会和今次的大会就充分体现这种团结和谐的局面。自2008年上海的大会以来,近3年我们每年的学术年会,参会代表都在500人左右,这次的大会,到目前为止,参会代表人数达到了空前的700余人。这充分体现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兴旺,行业的繁荣,人心的团结和队伍的朝气。在此,我们也要感谢中国地质学会,感谢他们充分理解工程地质的行业现状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这次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换届,将我们委员的人数从上届的130余人调增到了这次的160余人,这使我们能够把更多地热心学会工作,有一定代表性和学术水平较高的同志吸收到专委会来。尽管如此,尽管160人已是地质学会中最大的专委会规模,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大家加入专委会的热情,还有很多非常热心专委会工作的同志,已各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希望加入专委会的愿望,我们充分理解他们的心情,并向这些同志表示感谢,我们将就此事加强与上级学会的沟通。 

    为了更好的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我们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一起,自2009年以来,发起举办了每年一次的“工程地质高层论坛”。4年来,我们已成功举办了5届,每一届就集中在一个主题上,深入交流讨论。实践表明,论坛是非常成功的,其成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为了一个可持续的高层次交流平台,也成为了工程地质领域的一个品牌。 

  (4)今天,中国工程地质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了显着提升。1979年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中国国家小组成立以来,我国在国际学术活动中一直扮演活跃的角色。近年来,我国工程地质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显着的提升。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在2010年的换届中,决定将国际学会的秘书处转移到中国,伍法权同志当选为IAEG的秘书长,我本人也当选为IAEG副主席。秘书处设在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程地质的中心。秘书处近年来的工作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IAEG全世界的56个国家小组3320名会员中,中国会员达到345名,为第二大会员国。IAEG34个委员会,有约10个评价为“活跃”,其中3个就在中国,即C24(新构造与地质灾害委员会)、C29(岩土体结构与行为委员会)和C34(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

我国自2009年在成都举办IAEG2009年年会暨第七届亚洲工程地质大会以来,陆续举办了第三届2010,苏州)、第四届(2012,苏州)地质(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研讨会、汶川地震三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成都)、国际海岸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2012,上海)等一系列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吸引了一批国际着名学者参会,有效的扩大了我国工程地质的国际影响。明年,我们还将举办IAEG2013年年会暨第九届亚洲区域工程地质大会,以及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近年来,我国工程地质学者在工程地质及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我国已成为IAEG期刊《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vironment》的第二大稿源国。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工程地质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5)今天,我国工程地质人才辈出。近年来我国工程地质人才成长显示出强劲势头。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支强大的,年富力强而又充满活力的工程地质专业技术队伍。近4年来,他们中有1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人获得勘测大师称号,5人获黄汲清青年科技奖,1人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金锤奖,9人获银锤奖。为了激励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专委会今年决定设立谷德振青年科技奖,并制定了《评选办法》。2012年第一届谷德振青年科技奖8名已经评出并网上公示结束,本次会议的闭幕式上将为他们颁奖。

值得提及的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评审中,工程地质学科在沉寂十年没有一人入选后,今年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人获得此项基金的资助。

     同志们,回顾过去4年的工作,我们有诸多的大事、好事、喜事,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尤其是有一些问题将在我们这个领域长期存在,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省。

1)工程地质的学科定位还需要进一步的明晰和取得地学界更为广泛的认同;

2)学术上的浮躁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有的人热衷于浮夸,不愿意沉下心来认认真真钻研学问,认认真真写点文章;有的人热衷于平庸;有的人热衷于学术上的急功近利,不愿意做艰苦的野外工作,迷信于计算机,数码相机等等。凡此种种,都是学术上浮躁的表现;

3)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原创性理论的提出,缺乏技术上和方法层面上的突破;

4)工程地质教育存在明显缺陷,学生地质基础薄弱,动手和实践能力差,好大喜功、不求甚解现象很严重;

5)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和创新人才短缺。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工程地质的全体同仁还需要加倍的努力,不断开拓进取和团结奋进。愿我们每一次的大会,每一次的学术交流都能够不断促进工程地质学科的的发展,促进学术的回归,促进工程地质大家庭的不断发展壮大。 

最后,我想利用这次机会,再次向承办这次会议的青岛海洋大学、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一所以及具体负责这次会议的会务团队各位同志表示诚挚的谢意。

祝大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