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会员申请 后台登陆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中国委员会

收藏本站 294343 2020年02月27日,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机构 > 正文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中国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浏览次数:4445   发布时间: 2013-05-26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89年由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专业实验室。2001年实验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2年成为科技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3年被批准为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被科技部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011年通过科技部验收。该实验室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教授,实验室主任为黄润秋教授。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发生十分频繁且灾害损失极为严重的国家,尤其是重特大地质灾害具有规模大、成灾机制复杂、灾害损失大、防治难度高等特点。实验室立足于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实践,围绕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的总体需求,形成了四个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
       (1)重大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主要研究自然地质过程中表生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的发生机理、预测、评价和防治问题。
       (2)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互馈作用及灾害控制。主要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中岩土体的稳定性和加固以及工程活动所导致的地质灾害的评价和控制问题,为人类工程活动保驾护航。
       (3)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从大范围的角度探讨地质灾害形成的区域性规律和区域地质环境评价和保护问题,为国家宏观灾害防治对策的确立、经济发展布局与规划、经济活动选址等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信息技术。主要为上述三个方向提供技术支撑,重点研究和开发先进实用的地质灾害勘察、测试、监测、预警和灾害应急处治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实验室的上述四个研究方向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完整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体系。
       通过多年研究工作的积淀,实验室在认识地质体的复杂结构与工程特性、地质过程的机制分析与动态演化模拟以及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价等方面形成了显着特色。在地质工程系统科学理论、岩体浅表生时效变形与改造理论、地质过程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非线性科学理论及其应用、GIS与先进遥感技术应用、复杂地质结构三维建模、高地应力环境下岩体变形破坏机制等方面有较大的理论和应用创新。近十余年来,实验室承担国家和部门各类研究课题500余项,解决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理论及技术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部三等以上奖励50余项,累计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实验室出版专着、教材近50部,国内外发表论文1200余篇,并获得了一批发明专利。
       实验室的研究团队是一支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开拓精神与创新能力、善于团结协作的队伍。实验室有张倬元教授和外籍科学顾问Niek Rengers教授等5位资深工程地质学家,还有一批以黄润秋教授为代表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目前,实验室全职在编人员共70人,其中固定研究人员60人、流动研究人员50人。固定研究人员中教授及研究员29人,其中博导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8%,平均年龄43岁。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实验室先后培养了博士后研究人员20余名、博士研究生120余名、硕士研究生700余名。
       实验室设立了开放研究基金,每年资助7—10项开放课题,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室工作。实验室一直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荷兰、日本、南非等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有关髙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关系,并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实验室积极参与国内外工程地质及相关学科学术会议,先后参与组织和承办了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在2009年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地质工程问题国际研讨会暨第七届亚洲工程地质大会上,黄润秋教授担任组委会主席。
      在依托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的有力支持下,实验室将始终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减灾防灾的战略目标,结合当今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理论创新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推动我国这一领域科学技术进步和学科发展;重点研究解决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地质灾害问题,为我国防灾减灾、保障经济活动和社会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需求积累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共享服务。
       本实验室的12个试验室集中了实验室的主要仪器设备,为固定和客座研究人员提供试验研究条件和保障服务。12个试验室总体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具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仪器代表了目前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平,仪器设备总台(套)数为1907,总值为3600.4万元人民币,加上正在安装调试的大型离心机、大型多功能泥石流模拟系统和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大规模计算平台后总值为4890.9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或系统17台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于地质灾害的现场勘测与监测,包括最新的彩色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SIR-20地质雷达、Trimble-GPS仪和全套现场大型原位试验装置等;第二部分主要用于岩土体力学特性参数测试和物性参数分析,是试验室硬件条件的主要部分,包括在引进消化基础上开发的多功能岩石参数综合测试系统、MTS土动三轴试验系统、GDS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系统、岩石流变仪、土体流变仪、土体大三轴仪、大型岩石高压渗透试验系统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型试验装置;第三部分是用于地质灾害分析、评价及预测的数值模拟系统、物理模拟系统和“3S”技术系统。以上三大部分构成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试验测试体系,为实验室的开放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条件。



                                                                                    



                                                                           



                                                                                                   



                                                                                     



                                                                                      


       实验室对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特别是高端设备(50万元以上)采用试验技术人员与固定研究人员共同负责管理的模式,前者负责日常维护,后者则负责仪器功能的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两者有机结合,保证了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开放运行的有效性。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为实验室的日常运转、设备更新等提供了有效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