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孙广忠先生
中国共产党党员、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先驱者之一、岩体结构控制论和地质工程学术思想的重要创立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孙广忠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月8日11时30分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8岁。
孙广忠先生逝世后,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IAEG中国委员会等相关机构与个人发来唁函,在孙广忠先生网上纪念馆祭奠留言,深切缅怀孙广忠先生。
孙广忠先生千古!
孙广忠先生生平
孙广忠(1928年10月26日——2017年1月8日),辽宁省庄河县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原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着名的工程地质学家和岩石力学家,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先驱者之一,是岩体结构控制论和地质工程学术思想的重要创立者。
孙广忠先生1953年大连工学院水利工程系毕业,1956年长春地质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研究生班毕业,1957年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构造地质、岩体力学、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研究工作。
孙广忠先生曾任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开放实验室第一届主任,为工程地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一生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中国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繁荣鞠躬尽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地质学者,桃李天下,誉满神州。
孙广忠先生广泛地参加了水利水电、冶金煤炭矿山、铁路、国防工程及地质灾害防治的工程地质、岩体力学及地质工程实践,主持和参加完成的有“二滩电站岩体力学研究”、“大同煤矿坚硬顶板放顶理论与技术研究”、“军都山隧道快速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南桐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综合治理”、“长江三峡水库库岸稳定性研究”、“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及黄腊石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等各种类型地质工程实践及科研工作共60余项,到过150多个工程现场考察和咨询,开创了地质超前预报新领域,在地质体改造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做出了显着成绩,为发展地质工程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多次表彰和奖励。
孙广忠先生是工程地质学与力学结合的典范。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岩体结构控制论”学说,创立了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基础理论的岩体结构力学理论体系,《岩体结构力学》专着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岩体结构控制论”以当代高新科技成果的条目被选编入《中国当代科技精华》(1995年,地质卷)。孙广忠教授在国内外讲学40余次;其学说被国内外同行广泛接受,并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孙广忠先生一生着作颇丰,主要有:《岩体力学基础》(1983年,科学出版社)。《岩体结构力学》(1988年,科学出版社),《西北黄土工程地质力学特性和地质工程问题研究》(1989年,兰州大学出版社),《中国自然灾害》(1990年,学术书刊出版社),《军都山隧道快速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指南》(1990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1993年,地震出版社),地质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年,地震出版社),《孙广忠地质工程文选》(1997年,兵器工业出版社),《地质工程学原理》(2004年,地质出版社),《岩体力学原理》(2011年,科学出版社)。发表以“岩体结构控制论”等为代表的学术论文100余篇。
孙广忠先生1990年被美国国立传记研究所选入国际卓越领导人名人录(第五卷),1993年被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名人传》编辑室选入《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同年被选入《当代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词典》,中国《地学名人大词典》,1994年被英国国际传记中心选入世界名人录(11卷),1995年被选入《中国当代科技精华》(地学卷)。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研究室主任、第一届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第二届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发明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长江三峡链子崖、黄腊石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国家科委、水电部三峡工程论证专家组专家等职。历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灾害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地质矿产部长江三峡链子崖、黄腊石地质灾害整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国锚固工程协会科学技术顾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灌浆与锚固专业委员会科学技术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技术联合会滑坡编录委员会委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曾被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春地质学院、葛洲坝水电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聘请为兼职教授。
唁 函